2008 年高考政治试题特点评析及对 2009 年高考复习教学的建议试题评析应包括:一、总体分析。(一)总体设计。1、试卷结构。包括:I卷(客观题)和 II 卷(主观题)、题型、题量、题分、学科结构、难度结构等。2、主观题的设计思路。包括:试题所选用的材料,考查的知识点,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二)统计数据分析。(三)总体评价。(四)改进命题工作的思考或建议。二、试题分析。一、2008 年高考文综试卷试题的总体评价2008 年文综试题秉承和沿袭了近年的试题设计思路与风格(如近年试题显示出朴实平和的风格,并着力于学科本色),总体上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命题依循考试大纲,关注考生实际,重点考查了政史地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了以考核学习能力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的整体难度基本保持稳定。就文综试卷整体来说,2008 年试题的总体特点是:1、试题干练,结构稳定。2、重视基础,突出主干。上述 1、2 两点意在坚持目前文综卷在 I 卷客观题部分和II 卷主观题部分侧重不同考查功能的意图,即在客观题部分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主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种注重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方式,有助力引导考生回归到对各门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来。3、信息丰富,考核能力。题目设计图文并茂,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图表、文字资料,为考生创设了表达和展示学习能力的空间。试题能力层次梯度明显,能力考核全面,试题所要考核的技能与能力,均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4、内容改革,课改导向。教育部关于 08 年教育改革规定,考改重点是高考内容改革,试卷反映了课改的趋向、导向,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所体现,并且联系实际比较紧密。这对推动为适应课程改革而必须进行考试内容的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依据考试大纲要求和新课标规定,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基础知识为支撑,以问题立意为中心,以能力考查为重点,注重从现实生活切入,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目的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加大了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二、2008 年高考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1、主题突出,现实感强。08 年政治试题全面贯彻现阶段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设题,充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