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考要求分析]1.现代进化理论(种群的概念;基因库的概念;基因频率的概念;;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原材料的来源——突变和基因重组;进化方向的决定——自然选择)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物种概念;隔离概念;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3.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进化的历程;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 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5.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网络体系总览 ][知识梳理]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疑难突破:(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① 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② 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③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④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⑤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生物,有利变异的表现形式不同。如在辽阔的草原,快速奔跑或挖洞穴居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而在森林中,树栖攀缘、伏击捕食则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同一种生物,其有利变异的表现形式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如雷鸟的白色羽毛,在雪地环境中,是雷鸟的有利变异(保护色);但当降雪延迟时,雷鸟受其物种遗传性的控制,到了相应时节,仍要换上白色羽毛,这时,白色的羽毛是雷鸟的不利变异,因为,雷鸟具有这一特征,易被敌害发现。)思考讨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概括,四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使选择具有定向性;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1)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2)生物进化的方向疑难突破: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① 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如课本例题)。② 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 1/2杂合子频率之和。用教材例子讲解如下:AA 基因型频率为 30/100=0.30;Aa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