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库1、赎刑首次出现在哪个朝代()A夏B商C西周D东周2、魏文王曾命()进行变法改革。A商鞅B子产C李悝D邓析3、西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是()A束矢B钧金C傅别D质剂4、西周中央最高司法官名为()A大理B士C蒙士D大司寇5、商代惩治官吏犯罪的专门法律是()A官刑B汤刑C九刑D茆门法6、春秋时期“竹刑”的作者是()A子产B邓析C叔向D荀寅7、《法经》中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的部分是()A具法B盗法C贼法D杂法8《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A.《汤刑》B.《九刑》C.《吕刑》D.《禹刑》9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A九刑B官刑C汤刑D吕刑10、春秋时郑国“铸刑书”遭到()的反对。A孔子B叔向C子产D赵鞅11、西周刑罚的主体是()A嘉石之制B圜土之制C五刑D赎、流刑12、西周时期,实行()的婚姻制度。A一夫多妻制B一夫多妾制C一夫一妻制D嫡长子继承制1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14、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15、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A.质B.剂C.合同D.傅别16、春秋时,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公布的人是()A.李悝B.孔子C.赵鞅D.荀寅17、下列属于西周司法官员法律责任制是(A官刑B五过之疵C茆门之法)D五听.18、春秋后期,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的是()A晋国B.郑国C.楚国D.宋国19、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制定法律B.不规定刑罚种类C.不需要判例法D.不公布成文法20、《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21、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B.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C.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D.商鞅提出“轻罪重刑”,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22、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A.男女有别B.长长C.德主刑辅D.亲亲尊尊23、战国时期主张“术治”的思想家是()A.商鞅B.申不害C.韩非D.李悝24、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A.制竹刑B.诛邓析C.修旧法D.铸刑书25、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A.律B.格C.诰D.科26、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A.具五刑B.大辟C.弃市D.孥戮27、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秦代28、公元前513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A.范武子B.赵盾C.赵鞅D.邓析29、“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是()A律B令C法律答问D延行事30、秦代君主针对一时之事而发布的法律文件是()A律B格式C法律答问D令31、秦代的“延行事指的是().A廷指宫廷,行事即已行之事,指判案成例B对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C就某一专门事类正式颁布的法律D朝廷统一颁布的官吏审理案件的程序32、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中的,辅佐皇帝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A太尉B丞相c御史大夫D邵守33、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中的,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是()A太尉B丞相C廷尉D郡尉34、按照秦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没有资格成为秦代的权利主体(A皇帝B郡守C里长D赘婿35、秦代剃除受刑者头发的刑罚是()A耐B没C废D髡36、秦代自诉案件中的公室告是指())A控告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他人盗窃等行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