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基层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控制原材料要选用业主准入厂家生产的产品,不得随意更换原材料。1、水泥宜采用标号 32.5 的缓凝水泥,旋窑生产,初凝时间在 3h 以上,终凝时间在 6h 以上。品种可采用普通硅酸盐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按照规定的频率自检和抽检,水泥需做细度、初凝和终凝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等试验。2、水一般引用水都可使用,不得使用浑浊水和污水。3、石料碎石的单粒石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1.5mm,按规定的频率进行石料筛分、压碎值、含泥量、砂当量等试验。石料要经过水洗和二次筛分后才能应用于施工当中。为防止石料在上料过程中的离析,上料时应注意:a、上料时,装载机应在料堆的全部高度和各个方向上进行采掘,以免料堆坍落而引起离析。b、装载机取样时应垂直面向料堆材料流动方向,使用大臂使铲斗向上滚卷,而不要将铲斗插入很深使铲斗穿入料堆向上翻转,以免对料堆产生很大的扰动。c、装载机应避免从料堆最底部取样,此处大都粗料较多,而且含水量较大。d、装载机要及时向料仓加料,使其保持相对满仓的状态,但上料时要注意对准料仓,防止发生混仓。二、配合比控制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原材料对配合比进行微调:每隔 4h 做一次原材料筛分和摊铺机后取样筛分及水泥剂量滴定,确保生产配合比变异小,设专人监控配合比。在摊铺机后取样最具有代表性,是最后的定型级配,方法是将取样托盘放在摊铺机前,做好托盘的位置标记,待摊铺机通过后混合料均匀摊铺到托盘里,将托盘取出对托盘里的混合料进行筛分和水泥剂量滴定。取出托盘后在原位留下的空白区,用摊铺机斗里的混合料人工补上即可。三、拌和质量控制要点由于混合料的级配范围较窄,生产中配合比控制较难,应注意以下几点:1、配料必须准确,合成级配保证满足目标要求。a、要对水泥、水的计量装置进行标定,认真调整好上料皮带轮的转速,确保配料准确,配合比变异小。水泥剂量按照高于目标配合比 0.5%来控制。b、进场的石料必须是业主准入厂家生产,不允许随意更换。2、在摊铺机后取样(在配合比控制中已做叙述)。3、按规定的上料流程上料(在原材料质量控制中已做叙述)。4、严格控制含水量a、对细料要搭设防雨棚或加盖防雨布,防止雨水渗入造成细料含水量的不均匀。b、每次拌和前,应由试验人员对细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然后确定加水量。C、拌和楼开机和停机时要人工控制含水量。d、根据当天气温和混合料运输距离,调整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