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画一画 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沟通。 1、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蟋蟀的住宅图。 学生要想准确完整地画出蟋蟀的住宅,就必须主动地、细致地阅读、理解课文,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顺利地将第 2—7 自然段贯穿在一起,深化把握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2、小组沟通,合作补充。 学生在仔细读书,自我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全组合作,这样画出的蟋蟀住宅图会更加准确、完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化。 3、全班沟通,提高认识。 在小组沟通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沟通。由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修改后的蟋蟀住宅图,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意发言,提出异议,但要求发言双方都要为自己的观战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遇有争议,师生可再读课文,寻找答案,从而使全体学生在沟通争论中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二、说一说 课文第 8、9、10 自然段主要介绍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形象,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以一只蟋蟀的身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如何来建造住宅。要求自由想象,适当扩充,并辅以动作和表情。 1、自读课文,自由想象。 学生要想以蟋蟀的身份形象、生动地进行介绍住宅的建造过程,除仔细细致地阅读理解课文外,还要充分展开想象,揣摩蟋蟀工作时的动作、心理,补充蟋蟀的内心活动,这几乎是在重现课本内容基础上的童话创作,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极大地进展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以及表演、表达能力。 2、全班沟通,观摩领悟。 学生在自我表达的基础上,观摩他人的表演、表达,不权能相互学习丰富口头语言及体会蟋蟀吃基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写一写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学生完成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的任务。然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