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分析(2024年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刑法概述一一、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定义【分析】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因为犯罪的主要法律后果是刑罚,所以,刑法又称犯罪法或刑罚法。在中国,刑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代表人民的意志制定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刑法的形式【分析】在中国,刑法有以下几种存在形式(或表现形式、形式渊源):1.刑法典,即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内容的法典。1979年7月1日,我国通过了《刑法》①,1997年3月14日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于1997年10月1日施行后,又通过了11个修正案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修正。2.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在1997年刑法典之后,我国也曾颁行过一部单行刑法,即1998年12月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3.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如在海关法、环境保护法、票据法中规定的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目前,我国的附属刑法一般只重申刑法典的内容,没有确立新的犯罪与法律后果的具体内容。刑法修正案是修改刑法的方式,而非刑法的表现形式。刑法的特征【分析】刑法的特征是指刑法同其他法律如民法、行政法相比的特点,所以也称刑法的法律性质(特性)。刑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刑法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比较广泛,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其他法律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可能仅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利益与关系。严重违反其他法律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有可能进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刑法为其他法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调整对象的专门性。刑法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刑法主要规定犯罪,以及运用刑罚的方法同犯罪作斗争、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而其他法律则各有自己的任务和实现的方法。3.刑罚制裁的严厉性。刑法的强制力度较其他法律的强制力度严厉得多。违反刑法的后果是刑罚制裁,刑罚制裁的方法包括剥夺生命、自由、财产、资格等重要的权益。4.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刑法是保护社会的“最后手段”,只有当其他部门法不能充①为表述方便,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除个别需要强调之处外,本书在引用我国法律法规名称时,均省略全称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8《《第二部分2024年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分析/刑法学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调整。所以,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二、刑法的任务和机能【分析】我国刑法的任务包含两方面内容:(1)惩罚任务,即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2)保护人民、社会和国家,也就是:①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②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③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④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刑法具有三种机能:(1)规制机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的机能。其方式是将一定的行为当作犯罪,对其规定刑罚,向国民显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容许;或者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2)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3)保障机能,即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刑法的体系【分析】1.刑法的体系。刑法的体系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我国现行刑法采用大陆法系的法典模式,刑法(刑法典、狭义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此外还有一条附则。总则分5章,规定的是犯罪与刑罚的通用性规则。分则共10章,规定的是各种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2.刑法条文结构。刑法总则的条文主要是对相关刑事法律规则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有关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刑罚的种类、各种具体刑事法律制度及其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