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讨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进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进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进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别,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与风险类型(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商业银行有四大本质特征:一是商业性。商业银行要追求盈利。二是风险性。既有资金的损失风险,又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风险。三是服务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于经济进展、社会进步和民众。四是关联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办得如何,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直接主导作用,贷款投向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聚集,由此便形成社会产业结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进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性”的本质特征。(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银行风险是指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以及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和大案要案的层出不穷,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三大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使贷款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计量、分散、转移、补偿等内容,其中以信用评级为前提的信用风险计量是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基础。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认识信贷风险首先应该认识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或是自然灾害等银行无法避开的因素;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这类因素体现在其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