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反思 声声慢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编写整理的声声慢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声声慢教学反思 1 《声声慢》编排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在这一单元中,编者主要选录了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的词和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是李清照经历了王朝更迭后晚年的代表作,相比柳永的词更多了些国仇家恨在其中,意境更为开阔,赏析这首词对理解李清照的一生有很大的帮助,对婉约派词风的把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声声慢》也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的婉约风格;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育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我的教学设想是: 首先播放《一剪梅》这首歌曲来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出浓重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得到细腻的情感体验,从而自然而然的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其次,引导学生自己鉴赏本词,培育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以及他的思想感情,做到知人论世;品味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之色”,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最后,在拥有细腻情感与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根据读、辨、品、背、写四步进行。 设计亮点: 分析课文时视野宽阔,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参加的热情。 1、初读课文。开篇我就请一名同学初读课文,叫另一位同学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的进入到学诗歌的状态中来,通过出示多媒体了解李清照的身世,理解了李清照晚年饱受的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感受着李清照低吟的名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积攒在心中的情感在此刻的朗读中倾泻而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李清照愁情发出感慨。 2、再读课文。学生在朗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真正走向《声声慢》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