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刘振强(吉林大学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我国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东北由于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结构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制度方面存在许多的缺陷,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主要从制度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有国有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来分析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构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途径,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关键词:东北现象;制度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出资人制度中图分类号: F214 文献标识码: A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和调整时期。温家宝总理今年两次深入东北,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温家宝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深入探索“东北现象” 1的成因及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对策,不仅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而且对实现全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北的国有企业比重大,结构不合理,所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主要是国有企业问题。并且国有企业在原有制度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要打开新局面,走出新路子,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一、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一)制度和制度创新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狭义的制度仅指制度安排,即约束 特 定 行 为 模 型 和 关 系 的 一 套 行 为 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