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的现状自治州完成了两基教育任务。此时,我州城乡社会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得到全面落实,农村生源逐年减少。社会进展到这个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和民汉合校势在必行。经过 8 年的调整,我州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规模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教育差距缩小,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得到高水平巩固。民汉合校后民语学生享受到了较优质的教育资源,民语老师专业化程度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州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达到百分之百。职业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办学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认可。二、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汉合校后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民汉合校工作主要是在行政推动下进行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讨论不够,大多数民汉合校还没有从课程设置、思想教育到生活管理方面形成统一、科学、法律规范的管理机制,有的在管理中出现了两张皮的情况,民汉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不够,还没有在思想、感情、文化上融为一体,个别学校还存在民汉之间不团结的现象。绝大部分校长脱离教学第一线,不利于新阶段下的教育教学管理。目前,进行课堂教学的校长尤其是中学校长不到 20%,其他的如书记、纪检书记、工会主席等几乎都不上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则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因国家投入严重不足,校长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筹集资金、跑项目、建校舍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化教学一线讨论教育教学管理;二则与配备干部时考虑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不够、学校领导自身要求不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领导班子业务能力建设重视不够有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大都不深化教学课堂,尤其是校长长期脱离教学第一线,不讨论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不仅难以服众,而且更不利于新阶段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三、几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民汉合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民汉合校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民汉合校后的管理工作。推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是自治区党委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教育进展、提高民语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是各级政府应把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民汉合校工作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予以讨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