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GB/T11139—89Distllatefuels—Calculationofcetaneindex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图。本标准适用于计算直馏馏分、催化裂化馏分以及这两者混合燃料的十六烷指数。2引用标准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3定义3.1十六烷指数:表示馏分燃料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一个计算值。可以从馏分燃料的标准密度和中沸点计算而得。3.2标准密度:石油和石油产品在标准密度(我国规定为20℃)下的密度(g/cm³)。3.3中沸点:具有对称蒸馏曲线的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馏出50%积的相应温度(℃)。4意义十六烷指数不能随意用来代替用标准发动机试验装置所测定的十六烷值。但在使用十六烷指数时,如果考虑了它的局限性后,则可以用来作为预测十六烷值的一种辅助手段。4.1在不可能用发动机实验测定十六烷值的情况下,计算十六烷指数是估计十六烷值的有效方法。4.2当试样量少到不足以进行发动机试验时,一般可以用计算十六烷指数作为近似的十六烷值。4.3在某种馏分燃料的十六烷值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只要这种燃料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保持不变,十六烷指数可以用来检验以后生产的产品的十六烷值。5方法概要分别用GB/T1884、GB/T1885和GB/T6536测定馏分燃料的20℃密度和中沸点,然后按公式直接计算或用计算图查找十六烷指数。注:为了某些用户的需要,十六烷指数也可以用《十六烷指数计算表》查找。该表可以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获得。6计算6.1试样的十六烷指数CI按下式计算:GB/T11139—89CI=431.29-586.88Po+30.97(Po)²₂₂+2.392(po)³+.0515(po)⁴-0.554B₂₂+97.803(lgB)²式中:P20——用GB/T1884和GB/T1885测得试样在20℃时的密度,g/cm³;BGB/T6536测定试样的中沸点,℃。6.2试样的十六烷指数也可以用下图计算。6.3计算举例若已知试样的20℃密度p0₂为0.8400g/cm³,中沸点B为260℃,计算该试样的十六烷指数。6.3.1将已知的p20和B代入计算十六烷指数公式得:CI=431.29-1586.88×0.8400+730.97×0.84002+12.392×0.8400³+0.0515×0.8400⁴-0.554×260+97.803×(log260)²=47.8将CI按公式计算的结果47.8修约至整数为48。6.3.2在图中的密度标尺和中沸点标尺上分别通过0.8400和260两点划一条细的直线,该直线与十六烷指数标尺相交于47.5。将CI的图算结果47.5修约至整数为48。7计算公式和计算图的局限性应用十六烷指数计算公式和计算图时,必须承认它们有如下的局限性:a.不适用于加有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燃料;b.不适用于纯烃、合成燃料、烷基化物、焦化产品以及从页岩油和油砂中衍生出的馏分燃料;c.如果用于原油、残渣油以及终馏点在260℃以下的挥发性产品时,其相关性基本上不准确。8精密度8.1十六烷指数和十六烷值的相关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密度和中沸点两者测定结果的准确性。8.2十六烷值在30~55范围内,75%馏分燃料的十六烷指数和十六烷值的相关性略小于±2个单位。不在此范围内相关性差一些。对直馏燃料、催化裂化燃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其相关性最好,对于含有较多热裂化燃料的混合物,其相关性最差。9报告十六烷指数公式计算和图算结果,以整数表示。当公式计算结果与图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GB/T11139—89十六烷值数诺模计算图p20-20℃密度,g/cm³;CI—十六烷指数;B—中沸点(50%回收温度),℃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天富。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标准ASTMD976-80《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石油工业部部标准SY2410-82《柴油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