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写生授课教案山水写生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 二、 理解、临摹、写生、创作的关系。 三、 画面布局规律(起、承、转、合) 四、 中国诗境与中国画意。 五、 宋、元、明、清山水画的师承关系。 六、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的关系。 课程内容提要 一、 作品介绍:《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水墨 206.3 CM╳103.3CM 《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 188.7 CM╳139.8CM 《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长卷、纸本水墨 33 CM╳636.9CM 《庐山高图》明沈周、纸本设色 139.8 CM╳98.1 CM 清代:王时敏、龚贤、王原祁、王翚、王鉴、弘仁、髡残。 二、 现场实地观察写生。 三、 树木画法、山石画法。 四、 论笔墨。 重点难点分析 一、 关于笔墨。笔墨是人文状态,看山要能看出笔墨来,正确认识笔墨、理解笔墨,解决这一难点的途径是:多读一些历代的画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 了解中国画的内在规律,诗、书、画、印的关系。 历代画论与中国画具体技法的关系。 联系实际 山水写生学习的环节,解决继承问题,写生是实践的环节;在学习临摹的同时指明将来写生的方向。 主要参考书 《国画山水技法》 《富春山居图》 《一品堂册页 王时敏》 《一品堂册页髡残》 《荣宝斋画谱 龚贤》 章序名称 山水写生课 ⑴技法演变 ⑵对笔墨的审视 ⑶写生的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 一、 理论联系实际,讲解临摹、写生、创作的关系,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二、 学习山水画技法,解读相关的画论知识。 三、 对笔墨语言的认识。 四、 中国山水画的师承关系(宋、元、明、清)。 皴法的演变(宋、元、明、清的演变)。 教学重点 一、 树木的画法、山石的画法。 二、 构图问题:解决好画面布局(起、承、转、合)。 三、 体会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沈周《庐山高图》、清四王、龚贤作品。 四、 画家简介,历代的师承关系。 五、 山水画的写生方法。 教学难点 一、 对笔墨的认识。 二、中国画技法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应熟读画论。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中国画山水写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中国山水画:写生关系 中国诗:关于雄浑、冲淡、自然。诗的观察方法与画的观察方法。 中国画中国哲学观念。中国画艺术规律(画论)。 如何临摹:用笔(体现中国文化观念)笔意相连兰的结构与树的结构。关于皴法 从传道、受业、解惑说起 学 术 前 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