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2 号)精神,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 和农业可持续进展,结合我 X 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改革目标。从 X 年起,在全省渠灌区、井灌区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用 10 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 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 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部分地区达到完全成本水平,全 面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计量收费 ;基本建立可持续的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普遍采纳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 , 实现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我 X 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县、 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 要加快推动改革,力争到 X 年率先实现改革目标。(二)基本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综合施策,两手发力、注重效益,供需统筹、协 同推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 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发挥政 府与市场两个作用,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作物 合理用水需求,总体不增加农民用水费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三)重点工作。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其他相关改革的衔接 ,综合运用工程配 套、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管理创新等举措 , 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明晰工程产权,建立健全农业用水总 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终端水价和超定额累 进加价等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能力,充分发挥末级 渠系管护主体作用,补齐农田水利运行管理的短板;提高农业用水效 率,全面提升农业用水精细化水平,促进我 X 农田水利设施长期良性 运行。二、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一)完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和供水计量设施。根据经济有用、满足取用水管理和计量收费需要的原则,完善农 田水利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和供水计量设施,打通“最后一公里”。所 有新建、改扩建的农业灌溉用水项目,必须同步建设供水计量设施。 当前在建工程中尚未配备供水计量设施的,要在竣工前抓紧改造配套 到位;已建工程尚未配备供水计量设施的,要在三年内完成配套改造。 大中型灌区要在 X 年年底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