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2010 考纲解读】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3、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单、双线桥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4、能正确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灵活运用电子转移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考点回顾】考点一、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归纳1.常见的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C12、Br2X- O2、03H2O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氧化物Mn02Mn2+含氧酸浓硫酸SO2HN03NO2或 NO盐KMnO4K2MnO4、MnO2Fe3+、Cu2+Fe2+、Cu+过氧化物Na202、H202H2O 或 OH-2.常见的还原剂:物质类型类例对应氧化产物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Mn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H+或 H2OCCO 或 CO2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氧化物C0CO2S02SO3或 H2SO4酸H2SSHII2盐S032-SO42-Fe2+Fe3+3.具有中间价态的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面的性质 具有中间 价态的物质Fe2+S02、S032-、H2SO3H202 氧化产物Fe3+ SO42-O2 还原产物FeSH2O通常表现的主要性质还原性还原性氧化性例 1.(2009·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金属钠的金属活性比金属镁强,故可用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制单质镁 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铁,故在与其他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 Fe 也显+3 价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强弱规律⑴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① 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能力。②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③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常用的方法① 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a.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弱。b.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c.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为 Fe2+)。如:Ag+>Hg2+>Fe3+>Cu2+>H+>Fe2+。② 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 F2>Cl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