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高二生物精讲学案—生物进化【专题知识梳理】(一)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提出1. 内容(1)过度繁殖:若理想状态(无制约因素),生物均呈现“J”型增长。(2)遗传变异:子代与亲本的性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3)生存斗争:(制约因素)与环境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4)适者生存:在斗争中获胜,得以生存;有利变异遗传下来。2. 核心自然选择: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现存生物均适应生存环境。3. 意义(1)给出生物进化的原因。(2)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和适应性(自然选择)。4. 不足(1)没有说明遗传变异的本质。(2)没有说明自然选择如何发挥作用。(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2)种群是生物的繁殖单位:在种群中基因自由交流。(3)基因库: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保护濒危物种——根本上是保护其基因库。(4)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基因频率可以反映种群特征:例如,有关白化基因——A. 正常、a. 白化,若 A为 95%种群多数为正常人;若 a 为 95%种群多数为白化病人。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使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2)基因重组:种群的个体差异是基因重组的结果。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例如,白桦树选择了灰色的桦尺蛾,工业兴起后黑色树皮选择了黑色的桦尺蛾。4.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1)物种: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产生可与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2)隔离:主要包括地理隔离、生殖隔离。(3)新物种形成的方式:通常由长期的地理隔离(断绝基因交流)导致生殖隔离。(三)生物进化的过程:1. 生物结构上的进化:无机物——有机物——大分子体系——原核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2. 代谢类型的进化:异养厌氧型——自养型——需氧型3. 生活环境的进化: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四) 疑难点拨:1. 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拉马克观点(用进废退)——长颈鹿的脖子由于不断吃高处的树叶,越用越长。(主动变异)达尔文观点(自然选择)——长颈鹿本来就有的长脖子、有的短脖子,是高处的树叶选择了长脖子的长颈鹿。(先不定向变异,后定向选择)。注意:解题时,必须运用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得出结论。拉马克的观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