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高考政治总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第二讲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

2010高考政治总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第二讲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_第1页
1/10
2010高考政治总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第二讲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_第2页
2/10
2010高考政治总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第二讲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_第3页
3/10
2010 高考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二讲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考 点 详 解第三部分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表现为多样的国家民族文化,包括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和发展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多样性维护世界文化平衡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各民族相互平等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部分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包括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的继承、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实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既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同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文化发展与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用心 爱心 专心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高考政治总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第二讲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