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_第1页
1/15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_第2页
2/15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_第3页
3/15
2011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专题(一)【高考导航】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后(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减少了客观题的分值,增加了笔译的分值。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文体。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 根据近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预测,2011 年高考设题可能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实词考查仍是重点,2010 年 18 套试卷全部单独设题考查,江苏高考连续 7 年考查了这一考点。 2.侧重于文中信息筛选,2010 年有 15 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指定的信息的筛选、判断。3.侧重于内容概括的考查,2010 年 18 套试卷都以不同的形式考查了对内容的分析、阐述概括。 4.翻译题目要求翻译原文中的语句,除设立相应的得分点之外,2011 年在文句意思和语句通顺上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前预习】一、阅读下文,完成 1~2 题。晏子振民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①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②,远其兆③,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④。”【注】 ①当:主持,主管。②赁:工钱。③兆:此句与下句有误,应是: “远其涂,佻其日。”佻,延缓。④偶:通“寓”,寄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晏子请为民发粟 ________(2)民足乎食 ________(3)依物而偶于政 ________2.解释下列各句中“振”的意思。(1)三年台成而民振 ________(2)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________(3)轩辕乃修德振兵 ________(4)天伦之爱,振古莫俦 ________二、(2009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 3~4 题。沈 周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