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2 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B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 1:1C.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 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 1:2:1D.由 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B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 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 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用心 爱心 专心14.豌豆是遗传学上常用的一种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A.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B.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豌豆在自然条件下通常产生杂种后代 D.去雄的母本需要进行套袋处理5.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过程指的是 CA.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根据陀的分离比,提出"生物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_1:1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 F2 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6.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可加深对以下哪一项的理解 CA.等位基因分离 B.雌雄配子数目相等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7.番茄中圆形果(B)对长形果(b)显性,一株纯合圆形果番茄与一株长形果的番茄相互授粉,它们所结果实中细胞的基因型为( A )A.果皮的基因型不同,胚的基因型相同 B.果皮、胚的基因型都相同C.果皮的基因型相同,胚的基因型不同 D.果皮、胚的基因型都不同8.某种二倍体昆虫控制翅色的复等位基因种类共有四种,分别为 VA、VB、VE、V,则昆虫的基因型种类为( D )A.4 种 B.6 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