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作文教学实施形式 开放型作文教学,是指对写作主体的思维、心理、审美意识、语言机制的深层结构进行概括和探究,不仅讨论写作技巧,而且注重写作意识的培育,强调多种形式的积累,从而有效地落实“教是为了不教”,培育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 一、开放型作文的实施形式 开放型作文教学讨论的对象是置于校内外大写作背景之中的、富有个性的学生,以及他们在写作实践过程中的进展、变化、成熟的规律。因此,从课堂教学过程来说,必须变老师单向灌输式的指导、辅导、评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导、互改、沟通、争辩,使学生对作文规律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强化,走向有序。实施开放型作文教学,主要有六种课堂形式:社会实践课、阅读吸收课、信息沟通课、写作练笔课、讨论争辩课、汇报展评课。尤其是社会实践课,一定要把学生引向工厂、农村、街道、社区,让他们采访民众,开阔眼界,接受新知,让其真正体会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的真谛。 二、老师要善于“三导” 因势利导。(1)作文情境创设。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及时捕捉学生作文训练的最佳时机,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兴趣,写好作文。(2)作文价值导向。老师把那些社会生活中最为需要的、时展中最为领先的作文样式介绍、推举给学生,让他们有所学习、有所借鉴。(3)作文目标和序列拟定。老师在全面吃透课标、深化了解学生、精通作文科学的基础上,依据作文训练的目标和序列,安排合理的训练程序和具体活动,写好计划,并保证活动落实。(4)编制作文达标评估方案。老师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编制好各年级段学生作文能力等级目标,通过检测,及时反馈信息,做好补救工作,督促、帮助、鼓舞学生达标。相机引导。科学地引导,才能做到适时、准确、对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艺术地引导,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腐朽为奇妙。“见不到处给学生点明,容易忽略处给学生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学生揭示”,引导的诀窍在于一个“巧”字。迷津指导。一是矫正。老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写作心理医生,既要明白写作常见误区,进行整体的矫正;又要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的差错,进行个别纠正。二是示范。老师必须是出色的写作“教练员”,要自己动手来写,不能高谈阔论、空头说教。三是指导。对于写作基本功较差的学生,老师一定要伸出热情的手“扶一程”,帮其渡过写作基础、基本技能关,教会他们审题、写提纲,甚至写句子、用对标点等。对于中等生,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