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选用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选用_第1页
1/6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选用_第2页
2/6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选用_第3页
3/6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选用 儿科属于比较特别的科室,该科室护理任务加重且难度大,需加强重视。我院近几年将循证护理应用在儿科护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讨论共计入选对象200例,其中100例为儿科患儿,另外100例为其家属,入选时间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患儿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配合本次讨论,随机均分为2组,各50例。对比组:男患儿28例、女患儿22例;年龄3-12岁,均值8.4±2.5岁;男家属26例、女家属24例;年龄25-49岁,均值35.4±5.2岁。讨论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3-12岁,均值8.6±2.4岁;男家属27例、女家属23例;年龄25-48岁,均值35.6±5.1岁。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比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即环境干预、饮食指导等,而讨论组予以循证护理,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初步评估:对患儿病情及其家属住院需求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尤其是患儿的心理特征、住院不适,以及家属心理需求及舒适护理等。 2)针对问题搜寻循证资料:将患儿、心理、生理、不适、行为特征、住院需求及关怀照顾等作为检索词,对知网、万方等常用文库进行检索,搜寻相关证据资料,从而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 3)护理策略制定:分析与评价资料的可靠性与有用性,猎取的证据和经验、护理技能及患者家属实际需求与愿望结合起来,选用可靠性较强与可行度较高的部分证据;总结以往护理方法后制定适合患儿的最佳护理策略,尽量符合患儿实际情况及其意愿,并符合个体化、优质及舒适护理的原则。 4)具体护理措施:①生理舒适干预:患儿手背静脉穿刺比较常用,为此减轻穿刺痛苦十分关键,加上他们存在恐惧心理,护理配合难度较大,为此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穿刺技术,确保一次成功,如经桡骨茎突、尺骨茎突、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区域实施穿刺,拔针后予以竖压法速度按压穿刺处,并压住内外针眼,可预防瘀斑与血肿。各类操作前实施利于操作的护理服务,如爱抚法(亲近、怀抱、抚摸、轻拍等)、转移注意法(边宣教边讲述故事吸引注意力)、奖励法(勇敢、表现配合的及时予以表扬与奖励)等。②环境舒适干预:努力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环境,包括声响、气味、温度、光线及湿度等;护理人员重视仪表与言谈,使得他们尽情享受舒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选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