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人文关怀讨论现状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成功完成这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其中“人”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是工作的主要形式,“关怀”是工作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文”来“关怀”教育中的“人”。促进人的全面进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进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定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人的全面进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人的进展是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进展,在人所制造的对象世界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感受到了自己无限制造的能动性,唤起了人们情感和认识相统一的审美愉快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哲学的宗旨则是追求人类全面而自由的进展,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人类精神,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进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人的个性的进展,二是社会关系的进展,三是人的本质的进展。用这些观点来考察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难发现,我们的工作重视集体能力而轻视个体能力;重视政治力、思想力而轻视知识力、情感力;重视现实力、调控力而轻视开发潜力[4]。这些不足的存在对我国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思政工作者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对“人”的理解和尊重,逐步完善内容体系,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错位,重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注重个性教育和过程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凸显它的个性价值,要具有人性化色彩,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引入现代的教学手段,活跃晦涩的政治课堂,讨论学生当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开通微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课下互动,帮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化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以和谐心理教育为基点,开展心理健康,生命科学教育;已全面进展为目标,深化进行素养教育。当今大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他们心理较为脆弱,这就要求老师在平常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采纳适当方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