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预习学案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及保存方法 2、掌握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教学重点: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条件下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和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自主学习】1.在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金属是以 态存在。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 、 、 。3.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有金属 、不 、易 、易 、有 。4. 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5.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 、 6.对照课本 P46 页 3-2 四幅图片分析金属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指出金属在反应中的作用(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7.画出 Na、Mg、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当堂检测1. 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______色。2、 (单选)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3、 (单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4、(单选)下列金属难与氧气反应的是( ) A.Na B.Mg C.Al D.Au5、(单选)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 金属钠 先熔化;②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6、(单选)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的性质不活泼C.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既耐酸又耐碱7、(双选)以下金属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的是( ) A.铜 B.铁 C.铝 D.镁8、(能力题)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