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2 第 1 单元 单元总结知识结构单元探究1.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2)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3)经济重心:经历了南移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古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思想和主要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经济思想:重农抑商。经济政策:(1)休养生息:① 背景:通常在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人口大量减少,经济非常贫困,统治者缺乏充分的剥削来源的条件下实施。② 目的: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③ 内容:一是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调整赋税制度,减租减赋;二是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减少徭役,不搞大型工程;三是减轻刑罚,取消酷刑;四是以农为本,禁止弃农经商,最大限度地限制贫富分化,巩固小农经济。④ 实质:部分地改善和调整生产关系。⑤ 评价: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农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的安定、统治的稳固;另一方面,把农业生产与商业发展对立起来。(2)重农抑商:① 产生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国策。② 评价:进步性表现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主要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3.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2)具体原因:① 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② 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封闭性和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