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3 第 8 单元 单元总结知识结构单元探究1.17 世纪到 20 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17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2)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 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3)19 世纪下半期至 20 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2.如何结合文学艺术流派进行其背景、影响的分析?由远(近)及近(远)、由此及彼的进行背景、影响分析。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用 ‘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热点关注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基本的创作风格,二者的名称是在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先后出现于欧洲的,在五四时期前后开始传入我国。中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千古传诵的《国风》和《离骚》,就是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开端。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弘扬传统文化。2.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文学和艺术是社会变迁的反映,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