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结构 学案(湘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征。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①莫霍面和②古登堡面。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③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平均厚度约④ 17 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⑤ 33 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⑥ 60 ~ 70 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⑦地壳和⑧地核之间的圈层。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⑨岩石圈,平均厚度为 100~110 千米。⑩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⑪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⑫液态或⑬熔融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⑭固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⑮ 大气圈、⑯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⑰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3.水圈:由液态水、⑱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⑲陆地水、⑳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探究材料】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火山,当地时间 2010 年 4 月 14 日凌晨 1 时(北京时间 9 时),火山开始喷发,喷发地点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东 125 公里,岩浆融化冰盖引发洪水,附近约 800 名居民紧急撤离。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产生长期影响。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球的哪个圈层,它到达地表时穿越了地球的哪些内部圈层?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结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3.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与轮船上的人的震动感觉一样吗?为什么?4.通过下图探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和联系。5.人类已经利用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信息,为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