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案(湘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一、控制人口规模1.地位:世界人口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目的: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人口对①____________压力人口、资源、环境与②______的关系。二、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扩大③________________、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④______生产和⑤______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社会生产以牺牲⑥______、环境为代价强调⑦________________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⑧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⑨______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⑩______、高消耗、高______”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______________的矛盾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2.森林资源3.水资源(1)危机:世界上有 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水污染(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4.海洋资源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原则: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和方法。2.措施3.个人责任与义务:维护________________,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________________。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1 控制人口规模1.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C.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考查点 2 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 2~3 题。2.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倡导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3.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考查点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正确表述图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 )A.第 2 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B.前 4 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