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宗教改革的学习方法点拨 1.本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是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神权大一统地位;二是神权统治受到的冲击。 2.在学习时,要明确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形成、思想解放运动的逐步深入,天主教会逐渐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阻碍。 3.改革天主教会,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教会,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⑴ 起源:大约 1 世纪左右,在① 与② 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⑵ 发展 A.4 世纪初期,演变为③ 的国教。 B.476 年,在④ 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C.11 世纪,分裂为以⑤ 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⑥ 为中心的天主教。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⑴ 原因 A.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⑦ 争夺权力,组织“⑧ ”,势力不断扩展。 B.中世纪的欧洲,⑨ 严重,⑩ 衰弱。⑵ 表现 A.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⑪ ”等方式搜括钱财。 B.政治上:⑫ 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⑬ ”。 C.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⑭ ,掌握了《圣经》⑮ ,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⑯ 。D.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⑰ 束缚。【拓展点拨】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经济上,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自我校对】①小亚细亚;②巴勒斯坦;③罗马帝国;④日耳曼;⑤君士坦丁堡;⑥罗马;⑦封建王权;⑧十字军东征;⑨封建割据;⑩王权;⑪赎罪券;⑫教权;⑬卡诺莎之辱;⑭学校教育;⑮解释权;⑯宗教色彩;⑰教会;二、宗教“异端”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① 的贬称。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② ”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③ 。3.表现⑴12 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④ 。⑵14~15 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A.英国人⑤ 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B.捷克人⑥ 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4.影响⑴ 对天主教会的⑦ 提出有力挑战。⑵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⑧ 、发展⑨ 经济的要求和⑩ 的愿望。⑶ 对 16 世纪欧洲的⑪ 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拓展点拨】中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会的统治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