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课 缓和与对抗的交替中心内容:“冷战”发展到美苏争霸的新阶段及到 20C90 年代初“冷战”格局的终结。核心知识:30 多年的美苏争霸课标要求: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一、战后至 50 年代中期1、特征:两极格局形成,两大阵营对峙,殖民体系受冲击。2、表现:美苏两分世界,雅尔塔体系建立,美苏由战时的同盟转为对抗。(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共产党情报局等)3、原因: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成为政治经济大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两国存在严重冲突。4、影响:世界不得安宁,德国分裂,朝鲜分裂,世界殖民体系趋于瓦解。二、50 年代至 80 年代1、特征: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三个世界格局出现。2、表现:中苏关系恶化,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崛起。3、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苏联的霸权政策,民族解放运动的纵深发展。4、影响:美国霸权动摇,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作用越来越大。(一)美苏争霸的形成和概况1、形成: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赫鲁晓夫的上台)2、概况 20 世纪 50 年代中至 60 年代初(三个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后至 70 年代末 20 世纪 80 年代3、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问题:美苏争霸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1)苏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① 经济方面:1950 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 31%,到 1960 年上升到 58%,10 年内缩小了 27个百分点。② 军事方面:50 年代初期苏联的总兵力达到 550 万人以上,而美国在 1952 年只有 363 万③ 核力量方面:1949 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 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2、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开始调整对外政策。3、想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政策就是一种称霸政策,导致美苏争霸。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苏联的对外政策开始出现调整——即要争夺世界霸权,导致了 30 多年的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二)第一阶段的较量(20 世纪 50 年代中至 60 年代初)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2、重大事件:“和解”——1959 年的赫氏访美与戴维营会谈;美国艾森豪威尔的两手政策。戴维营会谈:1959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