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一. 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 二. 本周教学目标1. 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2.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3. 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理解有关现象.4.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过程]1 .理想实验的魅力(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 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斜角度小,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是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思想方法 伽利略的“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像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2)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3)笛卡尔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 2.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工作,并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先看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 确定了力的含义: 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要切实理解. ③ 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