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新阶段新形势下,扶贫工作是贫困地区的首要政治责任、主要经济工作和重要社会管理内容。围绕提升扶贫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创扶贫攻坚新局面的目标,xxxx 年以来,xxxx 县在运用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基础上,创新尝试一县一式,全面推行划分五类扶贫对象、对应实施五大工程、配套建立五项机制的 xxxx扶贫工作方式,通过思路变新,推动机制创新,实现方法出新。一、做法科学划分五类对象 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区别情况、分类施策的扶贫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规律。通过带着分类意图的深化调查摸底,在全面掌握各类致贫不同原因和生存状态差异的前提下,把贫困人口分成了五种类型。移民搬迁类,属分散居住高寒偏远山区需要搬迁的。现有 0.32万户 1.1 万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濒繁,贫困程度深,倒致脱贫难度大,因灾返贫多,唯有搬迁才能拔掉穷根。综合扶持类,属于农业基础较好,生存条件尚可,人口相对集中,但基础设施薄弱,主导产业不强,农民收入低而不稳,公共服务不到位,脱贫返贫波动无常,这部分有 0.65 万户 2.5 万人,处在 5 个镇的 9 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救助保障类,是因生理缺陷形成的痴、呆、哑、傻和无依无靠的五保、低保等特别群体。大多生存能力弱,主要依赖救助保障,一部分虽享受社会保障但标准低仍摆脱不了贫困,另一部分游离于保障范围之外。目前,全县需要实行集中扶助和供养的特困对象有 0.72 万户 2.29 万人。教育扶贫类,专指没有受教育或文化程度很低,智能和技能双低群体。据抽样调查,xxxx 年全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66302万人人,小学文化程度的 60718 万人,文盲 3841 人,三者合计占全县常住人口的 76.5%。医疗扶贫类,主要源于因贫致贫或因病返贫群体。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虽已覆盖 90%以上,但由于受居住条件、身体状况、经济基础、贫困程度等因素制约,一部分群众看病不方便、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问题仍很突出,有 0.67 万户 2 万人需要从医疗保障入手减轻医疗负担和提高劳动能力。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增强扶贫工作实效性掌握了贫困类型,清楚了不同需求,着眼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实施五大工程之决策油然而生。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该县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的大好机遇,实行避灾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结合共推,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有业安置、持续进展的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综合分类施策,抓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