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壮士之歌 从北方无名氏的歌谣中,还很可以体会到一种豪放、尚武的精神。 可怜白鼻□,相将入酒家。无钱但共饮,画地作交赊。 《高阳乐人歌》 何处□觞来?两颊色如火。自有桃花容,莫言人劝我。 (同上) 这是北魏时的乐歌。第一首说,牵着骏马入酒家共饮,无钱不妨,可以赊欠,尽管痛饮。第二首是问答之辞。问者说:你又在哪里喝酒来?看你两颊红得像火。答者说:我本来面色就这么红通通的,可别说谁劝我喝酒来。一副天真的憨态。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 《琅琊王歌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折杨柳歌辞》 前一首说壮士爱他的宝刀,第二首说健儿与快马相得益彰。粗犷、豪健的男儿形象,呼之欲出。北方人民好骑射,不仅少数民族如此,连汉族也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形成了尚武的风气。《魏书·李安世传》说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常常掠夺人民。人们因之歌曰: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李氏家族大概是汉族人。这位李波小妹,就像是后世小说中女强盗的一流人物。不过那种凌厉无前、风卷落叶般的气势,虽令当时人胆寒,却叫今天的读者神耸。 还有一首《陇上歌》,时代较早,那可真是噌吰镗鞳的黄钟大吕之音: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骢父马铁鍜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这首歌见于《晋书·刘曜载记》。刘曜是匈奴人,但其族早已入居今山西省中部、南部一带。西晋末年,实行割据。陈安也于纷乱之际,自称凉王,曾依附刘曜,后又背叛。这首歌说的就是刘曜亲征陈安的事。当时陈安被围于陇城(在今甘肃六盘山下),屡战屡败,乃突围南奔。最后只剩下十余骑兵,与穷追不舍的刘曜部将平先死战。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战则刀矛并舞,远则左右驰射,且战且走。平先也壮健过人,勇捷如飞,与陈安搏战,夺其蛇矛。此时已是黄昏,大雨如注。陈安弃马逃窜,翻山越岭,藏匿于涧谷之间。一场雨连着下了数日,放晴之后,他终于被俘获斩首。《晋书》说陈安善于抚循士卒,与部众共患难,颇得人心,故死后陇上为之悲歌。“?骢父马”数句,将他那勇健善战的气慨表现得十分突出。“奋如湍”三字,说他舞动大刀,疾如飞瀑,真是虎虎有生气! 《晋书》载录此歌,可能有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