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 新安江水可濯缨素材

201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 新安江水可濯缨素材_第1页
1/2
201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 新安江水可濯缨素材_第2页
2/2
新安江水可濯缨 李白的《清溪行》歌咏清溪(今安徽贵池)水色之澄澈道:“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意谓清溪之清不让新安江,可知新安江之清澈见底向来有名。所谓“见底何如此”,指的是沈约一首诗的题目:《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全诗如下: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此诗为南齐隆昌元年(494)沈约赴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任时所作。新安江即浙江上游,因流经新安郡(今浙江淳安西北)而得名。当日诗人行程,大约是自钱唐(今杭州)溯浙江水而上,经富阳、桐庐、建德而至东阳,这一带至今仍是风景绝佳之地。与沈约同时的诗人吴均在《与宋元思书》中描绘这里的山水道: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其文实妙不可言,使读者宛如置身于一片青碧山水光中。沈约诗文“洞彻”四句,正可与之相印证。“沧浪”二句借其他川流反衬新安江的美好。《孟子·离娄上》、《楚辞·渔父》均载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帽带);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歌。“沧浪之水”,旧说不一,有的说是今湖北的水名,有的说“沧浪”指水之青色而言。这里无须深究,沈约只是借用这首古歌,说有名的沧浪水尚且时清时浊,不如新安江的始终清彻见底,“清济”指济水,古有“清济浊河”(黄河)之说。沈约说济水虽清,却时而干涸,也不如新安水之佳胜。因此接着便说,哪里比得上泛舟于此江上,俯映清流的乐趣呢! “纷吾隔嚣滓”以下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远离京都的感想。嚣滓,指京都。西晋陆机有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为顾彦先赠妇》),京城(西晋都洛阳)的尘土将白色衣服都污染成黑色了。诗中寓有辞家远宦、厌倦仕途之感。这两句很有名,沈约的构思当受其影响。同时人谢朓也有“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酬王晋安》)、“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句。至南宋陆游,还说“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沈约在这里是说:在此清幽敻远的山水胜境,我的衣巾都纤尘不染,故江水虽清,也无须用它来洗濯了。而你们(即诗题中的“京邑游好”)在京城里满身尘土,我们想用这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 新安江水可濯缨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