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好照片需要记住的 6 点拍出好照片需要记住的 6 点 虽然仰慕着手摄大神们,但票圈里晒晒照的朋友们,说实话也就停在新手入门水平,学会了一点理论基础,爱在周末天气不错的时候到郊外拍拍花草练练手,你自己也是这样对吧? 细节 不少入门新手,学会了一些基础构图要点(例如三分法)开始热衷于「小品摄影」——小景别的清新静物题材——懂得运用近距离的特写拍摄,使用微距模式进行背景虚化,让主体更突出,画面更简约。 但往往大量重复拍摄后,容易出现主体单一、构图死板的问题。小品摄影趋于平凡腻味的原因在于,缺乏细节点缀。 以花草为主体,配合晨昏露水点缀,增强细节元素,更加鲜活生动,而且不同光照以及角度,水珠产生的反射也有变化,画面更有多样性。 其他的拍摄时段,也可以适当使用手动洒水,但控制水量避开破坏植物造型以及产生过于明显的不自然感。 低角 在外景拍摄,人们随手抓拍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身高平齐的水平高度及角度进行拍摄。 这样的角度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来视角过于普通与他人重合度高,二来容易造成画面中部中近景空洞,而且背景扁平杂乱。 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也非常直观,改变机位的高度与角度。选择蹲低,或者把手机贴近地面的低角度机位,充分利用地面的动植物,丰富内容画面的内容,不仅能够充当拍摄的主体,并且很大程度规避背景的杂乱,还能制造非常规的观察视角,一举三得。 此外配合特定低角度光线(逆光、侧逆光位),能使近景的物体材质非常突出,尤其是晨昏的水面纹理。 前景 很多新手已经能做到有意识地避开前景元素减少杂乱,但另一方面,能主动制造前景却较少人能做到。适当地利用前景,不但能增强画面层次,还能形成有趣光照景观。 不能盲目增加前景,需要配合光照的性质。在较强低角度逆光的时候,利用叶片进行遮挡,表现半透明的叶片脉络及透光色彩,这与光线直照叶面的景象截然不同。 光体 由于手机镜头及感应器的性能限制,直接拍摄自然光源,常常出现高光溢出,测光失灵等不可控现象。因此要控制直射进镜的光线比例,而对光线形态的塑造主要由两个方面,间接表现与直接表现。 间接表现,以光线的投射以及物体的遮挡相辅,利用明暗区域及光照朝向,通过反衬表现光线的形态。利用拍摄树林中局部照亮表现阳光夕照。 直接表现,可以利用镜头的.边缘眩光或者自然界中空气介质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光路,直观有力地表现光线质感,非常吸引人并且增强了画面张力。 色彩 自然中的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