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学案 新人教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2013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学习目标】1、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2、抓住典故,分析内容观点学习重点:抓住典故,分析内容观点学习难点:怎样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知识准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归纳:(一)忧国伤时:1.反映社会的黑暗;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3.反映离乱的痛苦;4.同情人民的疾苦;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2.报国无门的 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3.山河沦丧的痛苦;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2.思亲念友;3.边关思乡;4.闺中怀人。(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自主探究】诗歌用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精练的语言来概括比较丰富的内容,二是借典故来议论或含蓄地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情。所以典故在咏史抒怀诗词中用得较多,而在写景抒情的题材中则用得较少。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 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词人借用这些历史事实,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高考试题中的典故,应是课本中学过的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因此对课文涉及的典故应烂熟于心。【典题导航】1、(2009 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小重山 端午【元】舒颉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用心 爱心 专心1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