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归去来兮辞 并序学习目标1.掌握“胡、奚、曷、焉、何”等疑问代词的用法,“行、引、乘、策”等词的意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2.欣赏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点: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用典自然,想象丰富。3.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作家作品简历:陶渊明(约 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一类是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代表作: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组诗等。课文背景:陶渊明义熙元年(405)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据记载,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县吏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资料卡片本文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充分突出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利用这种特点为内容的表达服务。如他对归耕后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就极尽铺陈之能事,而这种铺陈是分清主次、有所选择的。在句式上,整饬对仗之中又包含参差错落。作者将满腔的感情都寄寓在景物的形象描写之中,词采华美、音韵和谐却又“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鲜明地突出了辞赋在词采和音韵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避免了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弊病。字词广场★通假字乃瞻衡宇 “衡”通“横”。★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今义:指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