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调整问题调研报告 支部调整问题调研报告今年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央要求总结先进支部的工作经验,找出后进支部存在的问题。民革**市委会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时,注意到原有的基层组织状况与现在民革的职责、任务产生了矛盾,必须加以调整,以调动广阔党员的积极性。鉴于这个原因,他们谈了自己的思考及实践,值得介绍。民革**市委自 1996 年换届以来,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支部是市委会工作的基础,只有支部的建设搞好了,市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才有可能,参政党的职能才能体现。根据实际情况,1998 年对市区的 10 个支部进行调整,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支部调整问题的提出1、民革**市委原支部的状况民革**市委共有党员 332 人,分布在 227 个单位。根据工作的性质相同或相近和区域划分:勾 13 个支部、一个小组。党员平均年龄 56 岁,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共 141 人,占总人数的 42%。在职人员中,50 至 59 岁的占29.8%,29 至 49 岁的占 28.2%。有多数支部组织结构欠合理,例如有不少支部人数悬殊大,多则 39 人,少的仅 9 人。党员分布较广,开展活动困难较大,支部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民革**市委的组织状况与民革职责任务产生了矛盾,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支部组织生活到会率低。例如:有的 30 多人的支部只到几人有的党员由于学习不够,对形势认识不清,贯彻中共的方针政策及民革中央精神常常不到位,不能很好履行岗位职责,有损民革党员的形象。② 有的支部支委长期不团结,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组织本支部的活动,有的人甚至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有的党员十分不满,提出要换支部,有的同志拒绝参加活动,甚至萌生了退党的念头。③ 许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内容贫乏,活动形式单一,不能适应现阶段民革工作的需要;有的党员组织纪律比较涣散,长期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不参加支部活动。④ 党员中有 82 位同志年龄都在 70 岁以上,行动不便,身体不适,多病而足不出户,难以参加支部的活动。以上问题,与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责的要求不相适应,支部的调整势在必行。二、调整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共十五大及民革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民革章程为依据,开拓进取,加强团结,增强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服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