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探讨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二、学习重点: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三、学习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上了革命?【自主学习】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1861 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_____________解体。2、表现:⑴ 农业生产的发展:①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② 粮食产量和_____________的增加。③______________分化加剧。④ 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⑵ 工业的迅速发展: ① 充足的_____________和市场的扩大。②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方针。③ 沙皇政府进一步加紧侵略活动。④ 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3、问题:⑴ 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________国家。⑵ 对_____________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⑶ 资本主义经济________________ 。 二、政治的缓慢变革1、目的: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_____________发展的需要。2、内容:⑴ 政治体制,建立_______和_________的自治机构。但实权仍掌握在行政官僚的手里。⑵ 司法制度,废除按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建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公开审判。但农村仍按旧制度审判案件。⑶ 军事,建立西方式的_____________体制。⑷ 教育,鼓励办学,引进____________ 。 _ 3、问题:改革后仍是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4、意义:西方思想和______________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加快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改革评价: 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改革。 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局限:保留大量的______________,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社会矛盾: 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贫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___________,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3、沙皇遇刺:1881 年 3 月,_________________在圣彼得堡遇刺身亡。【合作探究】1.民粹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请作一简要评价。2、农奴制改革后,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些什么影响?【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 1861 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改革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