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顶尖人才流失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顶尖人才流失居世界首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越来越强。人才流失,特别是顶尖人才的流失,不仅困扰着我们,实际上也困扰着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以各国都在花大力气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才流动或者流失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流动或者流失都源于对成功和事业的追求,都是寻求更大适宜发展空间的自然结果。因此,我们在筑巢引凤的同时,更得思考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人才流失与物质流失根本的不同,在于物质的流失往往是单向的,是被动的,一旦失去就可能真的失去,不能再拥有和使用;但人是有感情的,除极个别的以外,大部分人都会同自己的祖国建立不同形式的往来关系,人才流失之后还有回归的可能,如钱学深、施一公等,即使没有回归,也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等,都以不同形式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 就如新闻所说,中国顶尖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滞留海外是因为国外的科研等条件更为优越,更容易做出成果。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触而就的。既然在国内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更难获得成长与成功,那么,我们不妨把人才流失视为人才投资,视为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人才在国外成功的过程,也是更多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过程。有一天,我们有了合适他们的环境,他们所获得的技能必将使我们获益。 我们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和科学地认识人才流失现象,充分地认识人才暂时流失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进一步专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推进人才机制和制度改革,最大程度上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为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和宽松氛围;另一方面,要将积极开发利用海外人才资源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之中,从精神纽带开始,在创造条件中逐步吸引流失的人才回归。 吸引人才固然重要,但不让培养的人才继续流失则更为重要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俊才。”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