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优秀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认真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 先由学生沟通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老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 卷,1000 余万字。 二、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育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沟通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楚,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一读课文,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guō ”不能念成“kuō”“鹜”不能写成“骛”。 ② 亵渎: 轻慢、不敬。 ③ 征引:引用 ④ 骈进:一同前进。“pían”不能念成“ bían” ⑤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⑥ 断章取义: 断,截取;章,篇章。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⑦ 不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