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八章 章末能力测试题 -学生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 1-2 题。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2.a 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 3~4 题。3.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高粱4.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单产高,商品率低19 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 农民,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已加入 WTO,粮棉生产受冲击最大,花卉、园艺业有较大优势。据此回答 5~7 题。7.为迎接入世的挑战,防治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的倾销,正确的做法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B.提高粮棉进口关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C.大力发展粮食出口,增加效益D.借鉴英、丹经验,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应对国外粮棉倾销读某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两个 阶段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完成 8~10 题。8.该青年在阶段Ⅰ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① 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 ②技术条件好 ③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 ④荒芜土地多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9.从Ⅰ、Ⅱ两个阶段可以看出,要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加大的突入是( )A.劳动力 B.生产资料C.科技 D.自然条件(2012·北京模拟)读图,回答 10-11 题。二、综合题(共 56 分)1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975 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2003 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2)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3)2006 年12 月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 2007 年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发展现代农业角度分析,该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