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居家的医疗安全知识 居家用药保存不失效的窍门 我们生活中在病之后都会有医生开具相关的治疗药物。但是我们不能一次性都吃完。那么有没有什么比较有效治疗药物的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开瓶后,立即丢弃干燥剂 药品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未开封状态下的保存期限,一旦打开密封包装,药品的使用期限就会明显缩短。保存药品的基本原则是密闭、避光。应避开将药品存放在阳光直晒处,更不要放在汽车里。在保存药品的原则中,保持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些药品包装内有棉球或者干燥剂,开封后,应该把它们丢弃,否则它们会吸附水汽,更容易使药品潮湿变质。现在有很多药品的包装改进了,没有干燥剂,保存这些药品时应注意保持干燥。 大瓶药用小瓶分装 假如是 100 片的大瓶包装药,且药物不能很快用完,可以取少量药片单独置于深色的密封性好的小玻璃瓶中。先服小瓶里的药,以减少药片因反复开启药瓶受到污染的机会。但一定要在新的玻璃小瓶上贴上标签,写明药品名称、规格和有效期,切忌同其他药品混淆。 小袋药,尽快用完 有时我们会从医院或诊所取回分装到小纸袋中的药物,这些药多是从大包装中拆分出来的,通常都是 3—7 天的服用量,如用纸袋保存,应尽快服完。假如没用完病就好了或用药发生调整,一般建议丢弃。假如药品比较贵重,可以将其存放于密封性好的小玻璃瓶中,同样需要在瓶上贴上标签,写明药品名称、规格和有效期,避开混淆。 “板装”药,避开受潮 铝塑装药,即俗称的“板装”药,就是胶囊或药片被封在独立的塑料泡中。这种包装的干燥性很好,但有些药一次只需服半片,剩下的半片即使放回包装也改变了保存环境。因此,如临时不用且药品较贵,最好用深色小玻璃瓶保存。假如间隔不超过 24 小时就需要再服一次药,可将药片放回塑料泡中,但应当注意存放时远离潮湿环境。还应注意,用药时应先将药片掰好,将剩下的药片放好后再开始吃药,防止水沾到剩下的药片上,使得放回塑料泡中的药片受潮。 居家医疗用药六个安全提醒 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从1949 年的 35 岁,已经达到 2000 年的 70.8 岁,这得益于医学的进展和新药的不断涌现。但同时,中国每年约 250 万人因用药或者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有高达 20 万人可能会死于用药不当或者错误用药。因此,需要说明,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用药的患者。 我们现在国家推行的药品有两类,一个是处方药,一个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具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