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作文,是一种制造性的脑力活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也只有富于情感的文章才能让人体会到人物所赞颂或批判的内容。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写作情感,文章读来干干巴巴。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具体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要以老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组织与引导的作用,老师的情绪可直接影响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对学生的情感起到极大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同时,情绪还具有感染特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作文课上,老师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舞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传递着老师真挚的情感,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会,诱发学生对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中。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作文课上,老师可以实行多种不同的方式以境激情进行教学。我在教第十一册的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时,我就通过组织学生的表演,把小女孩当时送花给老师的经过重现于全体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小女孩当时的动作、神态等,体会小女孩当时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从表演者望着老师办公室时的遐想,进行想象这小女孩在想什么呀?通过这样的表演来丰富学生的感受,触发并调动学生内在的情绪。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开写空话、假话的弊端。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自身生活中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 三、运用迁移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语文文章都有一中心,都存在一种感人的力量,内容具体、真实,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老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像作者那样去想,从中体会课文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老师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的目的。如第十一册《桂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