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城市建设报告材料 一、城市现状近年来,县牢牢把握城镇化战略这条主线,根据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品味、提高城市功能的进展方针,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活跃经济全局的“重头戏”,累计投入资金 20.2 亿元,开通了永康街、游雅街、育才街、人民街、滏阳路和昌平路为主的城市街道,拓宽改造了新兴街、光明街、昌平南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城区主次干道达 36 条,街道面积 90.4 万平方米,逐步形成“六纵七横”城市路网格局。新建改建昌平路、通济街、武庙街排水管道总长 2.4 万米,实现了新老城区市政管网的对接,形成了县城中心区管网布局合理、老城区排水管道畅通的城市管网体系,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排水难的问题。住宅建设不断提高。建成规模以上住宅小区项目 4 个,建筑面积 17万平方米,投资 1.6 亿元。同时,把城市低收入家庭保障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 8.1 万元,涉及 150户 371 人,补贴面积 4500 平方米。污水处理厂、人民公园、城市供水等民心工程相继开工,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另外,经过近两年坚持不懈地抓开放、促项目,特别是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以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出,进展后劲十足,投资兴业大有可为。二、城市“三年大变样”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开展以来,是县城建史上建设工程量最多、投资最大、拆迁范围最广的年份。为此,县立足县城进展实际,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为契机,根据“宜居宜业、绿色亮丽、环境优美”的城市定位,加快推动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进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当前,产业布局日益成为制约县城市进展的“瓶颈”。面对这一问题,建设局在严峻的形势下,科学调整思路,紧抓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不等不靠,充分挖掘传统行业优势,把普遍劣势转化为独特优势。一是积极调整县城结构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在总体规划框架指导下,以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为目标,根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思路,深化和提高了对县城市规划、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再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整体推动”的进展战略,“东城西区”格局新县城总体构架初见端倪,为全县工业进展、产业升级留足了进展空间。二是根据“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快捷交通”的指导原则,启动城市路网“疏通经络工程”,新建改建道路 7 条,“东城西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