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根据**县民政局深化学习科学进展观实践活动总体方案的要求,20xx 年 4 月 13 至 17 日,我带领局生救办、低保办、优安股、福利股等股室负责人到华阳、板桥头、上庄、金沙、伏岭等乡镇就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纳召开座谈会,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干部、部分村(居)民代表和救助对象进行座谈,并深化社区、村组各别走访,全面调研我县社会救助工作中的情况,积极探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途径。调研活动得到乡镇、村干部群众的配合,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一、我县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概况我县共辖 11 个乡镇、81 个村(社区),总人口 18 万,其中农业人口 14.6 万,占总人口的 81%。由于我县是皖东南山区小县,受区域和交通等条件制约,经济进展滞后,贫困面大,致贫因素多样,加之自然灾害频发,社会救助任务重、困难多。目前,我县社会救助工作涵盖了自然灾害救助、城乡低保、优抚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和社会救济以及教育、科技、司法、住房、再就业救助等。就民政部门而言,20xx 年重点落实了以下工作:一是灾害救助做到透明化。推行个人申请,村(社区居)委会审核,乡(镇)审核,村(社区)张榜公布,民政审批,财政“涉农资金一卡式”发放到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逐步提高。全县现有纳入财政供养的五保对象 810 人,其中集中供养 176 人,分散供养 634人。投资 130 万元先后完成了上庄、长安、板桥头、伏岭、家朋、瀛洲、临溪、扬溪等乡镇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三是低保工作实现法律规范化。在城乡低保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特别在低保金发放上,推行了银行化发放制度,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堵塞了各种漏洞,确保了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四是慈善工作实现社会化。20xx 年在省慈善协会大力支持下,共争取慈善资金 236 元,为解决特困群众救助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资金保障。五是医疗救助实现标准化。城镇和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明确了救助标准,城镇和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额救助年最高不超过 4000 元。六是优抚对象救助标准稳步提高,优待面扩大。七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全年共列支常常性救助和临时性救助困难群众的资金物资达 1815 万元。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抓思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