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准备考研的学子们的三个建议 选择有人气的学校真的是肺腑之言,即使你可能会说,我对学校所在地没有过多的要求。那么你试想一下,假如你的学校门外就是国道,校园围墙之外只有不足百人的村庄,最近的超市要 20 公里,校园里尘土飞扬,经年不停,你可以见证学校从一片黄土地铺路建楼。但这样的象牙塔是出不去的,但凡建在偏远地方的校区,公交车都是不完善的,这里公交只能把我们带出校园,进城去火车站、大商场还要接着倒车。有人会说,这样的学校好啊,象牙塔中的我们正可以心如止水地献身科研事业。把年级较低的学生放在郊区也是有考虑的,大一大二甚至研一研二,还是以上课、做讨论为主。可是真正为自己学生着想的学校,会把毕业生、讨论生院放在方便学生找工作的地方。试想在郊区的你在毕业季会面临什么面试都不敢和 HR 约上午,因为人家 9 点面试,你要凌晨四点起床出门进城。在今日,真正想要做一个科学家、讨论员,并且有天赋、有智商、有机会的人,还是极少数的,现在很多人读讨论生,真的是就业压力下的选择。那么,选一个学校所在地能方便面试、实习,真的会让自己多一点机会,少一点窘迫。 导师很重要 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可是真让自己选择的时候,纯粹是个运气问题。有些人因为考研调剂,不得不选这个老师,但是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自己懒,或者确实对教授光环毫无抵抗力。现在的我只想说,再好的老师,假如他连自己的学生都看不起,那你还指望他能教给你什么呢?当然,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不复杂也不复杂。你在面试的`时候多聊几句,这个老师的脾气大概就知道了,假如狠得下心,趁早抽身,总比难受很多年要好。毕竟你要这么想,你忍气吞声、生不如死拿到了学位,以为可以开快乐心凭着导师的光环飞黄腾达,人家老师可能还不同意承认教过你这样的学生 工资/补助/助学金 这个问题可能大多数人像我一样,在入学前从来没有想过。但是,现在觉得很重要,而且也是一个客观的、可以代表多方面的硬标准。其实,讨论生从某一方面来讲也是一种职业,只是收入比较低,但是多数情况可以自给自足。假如你确实不知道这个导师怎么样,你的实验室科研实力够不够,项目多不多,有没有事情做,导师好不好说话,那么直接想方设法找个同实验室的人问一问。假如对自己的未来够负责,顺便问问同一个学院、讨论院其他实验室的奖助情况。因为,工资就是以上的所有问题的答案,一个对自己学生漠不关怀的导师,也不会关怀你有没有钱吃饭;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