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讲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 纲]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课 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服饰(1)演变原因(2)演变表现归纳总结 中国近代服饰变化的主要特点:西方服饰和中国传统服饰并行不悖;既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2.习俗(1)“断发”(2)不缠足运动(3)礼仪① 日常礼仪:民国之初,为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特别提醒 社交礼仪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西交往的增多,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西方民主、平等观念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变化反映了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② 婚姻礼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及官宦人家。③ 丧葬礼仪:厚葬风气变化最为迟缓,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3.传媒用心 爱心 专心1(2)电影(3)近代报刊和电影的作用: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____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交通的变化(1)表现① 铁路时间变化或表现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到胥各庄铁路通车1888 年宫廷专用铁路建成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 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________通车民国以后修筑权收归国有,但始终未入正轨② 水运:1872 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③ 航空: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 1918 年,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________。(2)意义① 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转变了人们的________。② 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异地传输更便捷,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2.通讯的发展(1)邮政业务①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处”,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②1896 年,“__________”宣告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用心 爱心 专心2③ 民国时期:1913 年,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