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制动脉硬化的探究 本文作者:沈燕黎红华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内科 最近讨论显示,某些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载脂蛋白A5变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在其启动子区域一个胰岛素抵抗元素被确认[4]。T-1131C型是血清载脂蛋白A5的一个变种,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在代谢综合征的进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有文献指出,在肝胰岛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原本富含胆固醇的粒子中,减少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减少了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间隙,加上甘油三脂的分泌减少,增加了Ppargc-1b(PGC-1beta)的表达,可以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5];但同时使Srebp-1c(Srebf1)及Srebp-2(Srebf2)的表达降低,使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及脂肪酶表达下降。说明胰岛素抵抗水平增加可使脂质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胰岛素通过苏氨酸磷酸换来抑制FOXA2从而调控脂蛋白M,调节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6]。胰岛素可能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增加葡萄糖从肝脏输出,脂肪组织的分解,导致游离脂肪酸的增加。胰岛素抵抗通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及甘油三脂增高。此外胰岛素抵抗增加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分泌。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游离脂肪酸是由于胰岛素刺激葡萄糖的运输和(或)磷酸化的信号通路缺陷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在内皮细胞通过抑制胰岛素诱发一氧化氮含量增加,提高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可以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可以激活 θ 糖激化终末产物,阻碍胰岛素信号转导,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时可以促进内皮细胞障碍,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长、迁移及凋亡,诱导细胞粘附分子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巨噬细胞。这些都是通过IKK及JNK激酶[7]。胰岛素信号转导受损导致抑制脂蛋白水平下降,增加肝脏游离脂肪酸,提高载脂蛋白B、极低密度脂蛋白微粒的分泌,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受损。载脂蛋白E在摄取油脂加工成各种组织和调节血脂水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MKR小鼠中敲除载脂蛋白E基因,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16周,测定胰岛素抵抗情况、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显示,实验鼠出现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出现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明显[8]。给予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治疗后,小鼠的血脂得到改善,考虑其可以抑制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