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北京的春节》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北京的春节》1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沟通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喧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沟通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比较揭题 1、营造氛围,聊聊春节。 在儿童歌曲《过年了》中走进课堂,让学生来聊聊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请学生把关键的词语(或重要时间、重要事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2、点明不同,比较揭题。 刚才,大家沟通的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今日我们要走进的是北京的春节,看看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终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准多音字:间断铺户正月掺和格外万象更新 (3)填准动词: ()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 ()鞭炮()年菜()对联 ()庙会()灯笼 (4)请学生互相提醒难写的字词:如熬、逛、榛子等,并展开书写练习。 2、直击首尾,了解始末。 (1)指名读课文第 1 自然段,了解春节开始的时间。 (2)指名读课文最后 1 个自然段,知晓春节结束的时间。 3、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浏览课文,画出春节经历的几个时间段。 (2)沟通梳理,按顺序排列这几个时间段,揣摩文章的顺序。 腊月初旬——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三、再读课文,了解风俗 1、默读课文,独立填表。(可联系刚才填写动词的那些事情)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2、集体沟通,完善内容。 在读课文中进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