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物理(人教)一轮复习讲义 第 1 讲 牛顿第一定律高考目标复习指导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Ⅱ超重和失重 Ⅰ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惯性、相互作用力、超重、失重等.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两类典型的动力学问题.3.综合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象、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4.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第 1 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物理学史:物理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观点如下:(1)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2)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通过理想实验得出).(3)笛卡儿: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4)牛顿: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二、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三、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2012·北京东城统一检测)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错误,A项说法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分析并推理,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B 项说法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C 项说法正确;伽利略根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