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5讲考点二1.(2017·天津卷节选)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如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在直流电源作用下,CrO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CrO和Cr2O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NaOH和H2__(写化学式)。解析依据离子交换膜的性质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在直流电源作用下,CrO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在电解过程中,OH-在阳极室失去电子生成O2,溶液的酸性增强,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阳极室的CrO有部分转化为Cr2O,故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CrO和Cr2O;H+在阴极室得到电子生成H2,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混合物浆液中的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室,故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NaOH和H2。2.(2016·天津卷节选)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FeO+3H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FeO,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1)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阳极室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2)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__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__。(3)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反应慢[或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Fe(OH)3(或Fe2O3)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__。解析(1)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H2O,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电解过程中,阳极室消耗OH-,c(OH-)降低。(2)根据题意,Na2FeO4易被H2还原,由于阴极产生的气体为H2,若不及时排出,会将Na2FeO4还原,使其产率降低。